孙玉良在万贤会231期沙龙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上的讲话
来源:禅意书画网
日期:2019-04-29 15:58:43
点击:1052
属于:总院新闻
(孙玉良在万贤会沙龙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会议上演讲)
各位女士、各位来宾、各位参加231期万贤会沙龙的嘉宾朋友们
大家下午好。
今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,我们今天聚会的主题是《百年沧桑话巨变,法治文明新时代》。就此我想谈谈我的看法。
五四,谐音“我是”。这很有意思,生在这个世界上,我是谁?人生的意义是什么?这是一个永恒的哲学话题,自古至今的哲学家们都在用自己的故事来回答。如果站在无垠的宇宙角度,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瞬间,可以忽略不计。所以可以说生命是没有意义的。和春生冬死的小草没什么区别。但如果用消极的心态看,难道我们在没有意义的人生混吃等死吗?那还不如一头猪。所以,我认为,人生的意义在于,我们自己给自己赋予意义。你让他有什么意义,他就有什么意义。
记得我们村里有一个关心我的朋友,有一次问我的父亲,你们家良子在北京干什么呢?看他南来北往,干得热火朝天的。我父亲回答:没白活。我父亲实际上也不明白我干什么呢?我也不象别人一样有一个固定的、单一的职业。但我很清楚,我有一个奋斗目标。我赋予我的人生一个意义。这样可以每天有事干,每天进步一点点,每天靠近我的人生目标。我的儿子在高一时,我曾跟他有一次谈话。我说我的人生目标是成为文学家、思想家、艺术家、演讲家、旅行家、诗人等等,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?我儿子回答不知道。我说,我给你选一个干净的,你当艺术家吧。世道多乱,艺术家也有饭吃,而且不用溜须拍马,阿谀奉承、勾心斗角。我儿子说好吧,于是他在高中时选择学习了美术。学习美术,成为艺术家,就是他人生的意义。
我想干的事太多了,至今没有成功。但都有了一点眉目。也写过两本书,写过几百首诗,不是文学家和诗人,但走在路上;也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,虽然这个思想是修道德经学来的,但五十知天命,不会人云亦云了。不会写字画画,但我与画家、书法家合作,创作出了诗画合璧作品,还发表在日本的媒体上,算半个艺术家,现在我站在这个讲台上,虽然不算是演讲家,但也在演讲。我常年在外,一直在旅行,2017年甚至骑行了五千里,不是旅行家也算一个玩家。我想如果我的寿命如果足够长,六十岁,七十岁的时候,也许有人说我是什么家了。
每个人的人生,都是自己的导演和主演。你想怎么活着,做到人生无悔,就挺有意义的。保尔·柯察金说过,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: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,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,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;这样,在临死的时候,他就能够说:“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,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——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。”。保尔太伟大了,他的理想,是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。跟保尔比起来,我们是不是感到很渺小?不管你感到没感到,我是感到了。我想的是自己,他想的是全人类。
这就是我们纪念五四运动的意义。五四运动中,不知有多少革命先驱,为了人类的解放而前仆后继。他们不是为了自己,而是为了我们的祖国,我们的民族。他们提出了科学与民主的口号,雅称德先生和赛先生。这是我们祖国发展的方向。不讲科学,落后就要挨打;不讲民主,专制早晚被推翻。这就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留给我们的教训。我们纪念五四,就要高高举起科学与民主的口号,继续前进。有些个事情,你可以做不到,但你一定要尊重做到的人,这就是你的善良。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”,如果不能达,那就做好你自己。做好你自己,你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。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。虽然你我只是一个匹夫,但如果在祖国命运面前保持冷漠,那最后受伤害的,肯定也包括你自己。这也是我从五四运动中悟出来的道理。所以我一直关心时事,并发出我自己微弱的声音。影响认识我的少数人。我把这一切,都当成我人生的意义。
可能有些人看不起我,说我只是一个小人物,夸夸其谈,无足轻重。但生为一个人,为什么一定在乎别人的看法呢?许多人活不明白,就是因为他活在别人的眼光里,而恰恰忘了自己。许多中国人,成为一个失去自我的人,成为一个为别人的看法而活的人。又因为别人的看法多变,有的冤枉了你,有的看不起你,有的甚至骂你,于是你便抑郁了。你抑郁的根本原因,是因为太在意别人了,失去了自我。如果你有一颗坚定的内心,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,怎么会抑郁呢?在自己的人生中,你是主角啊。如果你把别人当主角,总在别人的光环下当配角,受别人的思想指使,你不抑郁谁抑郁呢。
人生的态度,老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告诉我们了。天之道,利而不害;圣人之道,为而不争。做对社会有利的事,不做对社会有害的事。努力实现自己人生的意义,而不争最终的结果,保持一颗顺其自然的心态。舍得一切身外之物,放下沉重的内心,清空自己,你会发现,世间原来如此美好。
现在,中国在经济上、军事上的发展都得到了巨大的进步,再也不是以前的东亚病夫了。这里面包含着所有参加五四运动的先人们巨大的功劳。但是,我们应该冷静地看到,我们离发达国家的距离,还有很远很远。我们只是走在科学、民主、法治国家的路上。我们离真正的法治文明还有很远,还有权大还是法大之争,还有人治的影子存在,还习惯于熟人关系办大事,封建迷信还在大行其道,民主选举还不够完善,言论空间还不够宽广。做为个体而言,我们可能管不了别人,但我们一定要管好自己,如果每个人都为社会的进步做一点小贡献,那加起来,就是一个大贡献。因为,我们的国家,就是由我们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组成的。
谢谢大家。
(孙玉良,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国策智库人生学专家,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,历史春秋网执行总编,这是2019年4月27日在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第231期万贤会沙龙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专题会议上的演讲)